取蜜不是想取就能取,時機會給繁群帶來災難
取蜜不是想取就能取,時機會給繁群帶來災難
取蜜本來是很高興的事情,能收獲蜂蜜是養蜂人的驕傲。可是取蜜也是很慎重的事情,不是隨便亂取,不講規矩和原則的。
以前土法養殖中蜂,為了避免割脾傷幼蟲,就會盡量選擇子脾少的秋冬季節進行。一年能取蜜次數是有限的,最多也不過兩三次而已。弱小的中蜂群在大蜜源期也不會一次性就產足蜂蜜,基本上都得積攢很長時間才能取蜜。所以土蜂取蜜,似乎是按季節進行的,分春蜜和秋蜜。
可是現在養蜂規模化了,蜂群數量增多了,無論是中蜂還是意蜂養殖,養殖方法和取蜜方法也有了很多改變。如果是大量養蜂,取蜜方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,否則會給蜂群帶來災難的。
規模化養殖中蜂帶來的不利影響。
中蜂本來有很強的適應能力,抗病能力強,善于利用零星蜜源,很容易養殖取蜜。以前只要給個蜂桶讓中蜂安家落戶,就能繁殖產出蜂蜜。土蜂養殖基本是順其自然,并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管理和飼喂。當然養蜂的規模也不會很大的,可能隨便做些蜂桶擺放一些就可以了。蜂數肯定不如現代養蜂的規模,少量養蜂和規模化養蜂所造成的影響就會有不同,在管理方法上也要有不同。
如果蜂少能采集的蜜源花就足夠了,擔心蜜粉源不足的情況就會少一些。蜂群少了分散了,蜂群經互相傳染疾病的機會就少了,減少了得病的機會,蜂就更容易養殖了。因此規模化養蜂以后,蜂數增加所需要采集的蜜粉源花就要更多,蜜粉源不足的時候就會更多。所以現在養蜂必須要進行適當的飼喂才能保證蜂群順利發展,同時也要預防蜂病蟲害的發生。如果還是采取以前土法養蜂或取蜜的方法管理蜂群,蜂群養得越多就越糟糕了。
現在養蜂的技術已經說的夠多了,今天要提醒大家現在取蜜也要注意,什么時候取?怎么樣取,一定要小心,否則會給蜂群帶來大麻煩的。
取蜜割蜜要選在蜜源期進行
蜜蜂有偷盜的特性,那是因為蜜糖不足蜂群就會餓死,工蜂為了蜂群繁衍下去必須想盡辦法,偷盜蜜糖就是為了活下去的本能。蜂多了蜜粉不足的情況就會更多,蜜源枯竭的時候多了蜂群挨餓的機會多了,蜜蜂對于饑餓的恐慌會強化蜜蜂的盜性。所以越是在蜜源不足的情況下,越是原始的中蜂群盜性越強,現在密集養蜂也更容易發生盜蜂。
蜜蜂對蜜糖氣味兒都很敏感,當沒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時,蜜蜂就會四處尋找有蜜糖的東西采集,工蜂的盜性也加強了。
蜜源枯竭時如果開箱割蜜,濃烈的蜜糖味就會吸引其他蜂群的工蜂來搶奪。本群工蜂肯定就要自衛,會與入侵者發生殺斗。如果不能把來偷盜的蜂趕走殺滅,偷盜成功歸巢就會招來更多的蜂來盜蜜,盜蜂就發生了。盜蜂一旦發生,互相偷盜,互相打斗會使蜜糖消耗量較大,工蜂傷亡慘重,大量工蜂忙于偷盜加速死亡,蜂群就迅速衰竭甚至滅亡。
無論在任何時候養蜂人必須防止盜蜂發生,盜蜂帶來的不僅是麻煩,可能是蜂群毀滅之災。對于蜂群,對于養蜂人自己損失是巨大的。
所以我們想要取蜜絕不能在蜜粉源枯竭時候進行。取蜜要選在蜜源期進行,這時工蜂忙于采集,不會在乎別的蜂群的蜜糖味,這時的工蜂盜性最弱,哪怕開箱取蜜讓蜜蜂見到唾手可得的蜜糖,也不容易出現偷盜念頭,這樣就能避免盜蜂發生了。
蜜蜂對于自然環境有很強的感知能力,氣候不適宜,蜜粉源枯竭時是能夠提前預知的。蜜粉源充足時取蜜,工蜂可以不在乎,蜜粉源枯竭時,想要取蜜工蜂就會拼盡全力保護,這樣會給球迷帶來麻煩,養蜂人會增加挨蟄的風險,而且也會引發盜蜂的發生。養蜂人盡量避免在蜜粉源枯竭時取蜜,特別是規模化養蜂一定不要在蜜粉源枯竭時取蜜。
割蜜時要防止盜蜂發生
可是有些中蜂養殖者難以做到在蜜源期取蜜,中蜂產蜜量低難以在蜜源期產足蜂蜜,可能得積攢大量零星蜜源才能攢夠蜂蜜,等到能取蜂蜜時,已經不是大蜜源期了。
中蜂哪怕不能在蜜源期取蜜,也要注意別讓蜜糖味引誘來其他蜂群工蜂。可以把蜂桶搬到隱秘的地方,迅速割下蜜脾或取出蜜脾以后,拿回室內再取蜜,同時門窗關好,防止蜜蜂進來。蜂場不能有任何蜜粉灑落,不能讓蜜粉味引誘蜜蜂。取蜜時間盡量要快,蜜糖味的引誘時間少了盜蜂發生的機會就少了。取蜜完成,蜂脾放回原處后一定要巢門縮小,蜜糖收拾干凈,要讓工蜂能守衛住自己的蜂巢,盡量避免盜蜂發生。
所以說取蜜雖然是養蜂人自己的事,但是什么時候取蜜,該怎么樣取蜜關乎著蜂群的存亡安危,每個養蜂人都必須要謹慎。希望我所說的能引起大家的注意,改進以前的取蜜方法,避免給蜂群帶來災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