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是蜂群繁殖、育王、分蜂和取蜜的主要季節,抓好春季管理必須重視早春期、繁殖期與流蜜期三個重要階段的管理主法。
一、早春管理
1、全面檢查。選擇晴暖無風的天氣,一般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進行。檢查前做好準備,檢查時動作要快,并注意如下情況:①群勢不強,即組織雙王同箱飼養。失王蜂群,要在晚上合并。②巢內缺蜜,即進行補助飼喂。③巢脾過多,即抽出存放,使蜂脾相稱。④清除箱底死蜂、蠟屑,減少工蜂勞動量。保溫物要及時翻曬。⑤意蜂要注意是否有蜂螨寄生,如有,要及時治蟥。
2、加強保溫。蜜蜂發育最適宜的溫度為34~35℃。早春氣溫低,就注意保溫,方法是:①調節巢門。隨著氣溫的變化,及時調節巢門的大小。②緊縮巢脾。如是中蜂,要把蜂路縮小到6~7mm。蜂多于脾時,使子脾密集,保于保溫。③遲撤包裝。早春氣溫不穩定,包裝的撤除是先上后底,先強后弱,寧可遲撤,不可早撤。
3、及時喂飼。應及時針對蜂群情況進行。①喂蜜。用蜜或者白糖,比例為:白糖500 g加水250g煎化冷卻以后喂蜂。時間選擇在晚上進行。遇到寒潮侵襲時,必須停止。②喂水喂鹽。可以同時進行,按照0.2~0.5%的比例把細鹽加入水中。巢門喂水比較方法,用小瓶或小竹盛水,把紗條一端放入水中,另一端放入巢門內即可。③喂花粉。如巢內缺粉,即用備用花粉供應。若無備用花粉,可用黃豆粉、奶粉等與蜜混合,調成膏狀,放在巢框梁上。如果有南刺五加,可煎成汁后加入少許白糖或蜜喂蜂,對早春繁殖最為有益。
4、擴大產卵面。當巢脾上的蜂很多,外界又有蜜、粉源時,可陸續將空巢脾依次加入卵圈外側與邊脾之間。做到既不妄加,也不忘記加,恰到好處。
二、繁殖期管理
1、人工分蜂。早育王、早分蜂,是加快發展蜂群的一個重要措施。家庭養蜂,不須進行人工育王,只在自然王臺中,將大幼蟲挑出,移入最小的幼蟲,或者將自然王臺的臺口剪去一小段。當王臺封蓋后,選擇粗壯而又大一點孤好臺,帶1~2脾蜂,分開放入小箱中,作為交尾群。中蜂必須做到年年更換新王。
2、注意防治病害。在蜂群大量繁殖時,群內容易發生病害。中蜂應注意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腐臭病。根據我們50多年的研究證明,復方南刺五加對上述兩種病均有效用。意蜂應注意防治美洲幼蟲腐臭病。可在復方南刺五加煎汁中加入鏈霉素,效果也很好。
三、流蜜期管理
主要蜜源植物的開花期叫流蜜期,這段時間往往是繁殖和取蜜的關鍵時刻,應當注意如下幾點:
1、在主要流蜜期,實行強群取蜜,弱群繁殖;新王群取蜜,老王群繁殖。
2、蜂蜜一經成熟,要及時收取。
3、意蜂在群勢達到8脾以上時,可加繼箱。將帶蜂的成熟封蓋子脾提2框放入繼箱,再用2個空脾填補巢箱的空位,巢箱和繼箱間加隔王板。繼箱內的子脾應集中于中央,兩側各加1蜜脾及空脾,外放隔板。
4、中蜂在流蜜期容易產生分蜂熱。在強群取蜜時,一定要去掉老王,處女王群要注意廢除王臺。產卵的新王群對取蜜有利。
以上所述是春季三個重要階段的管理方法。至于夏季,天熱雨多,敵害多,應注意以下幾點:
一是在夏天必須把蜂群置于通風、陰涼和排水良好的樹蔭和蔭棚下。切不可讓太陽直曬蜂箱。室內樓上如通風不良,不宜安放蜂群。
二是箱內箱外在大晴天要噴水降溫。
三是安放在室內的蜂群,要注意清除蜘蛛和蜘蛛網。
四是要注意防治螞蟻、胡蜂和蟾蜍。特別是天蛾的危害,不可忽視。
五是保持巢內有存蜜。中蜂要嚴防飛逃。
六是多進行巢門外觀察,少開箱檢查蜂群。